
據悉,美團優選于全國18省份業務全面閉倉停業,包括上海、重慶、河南、河北、貴州、福建、廣西、江蘇、江西、四川、山東、安徽、湖北、湖南、云南、陜西、山西、海南等省市,而目前也僅有廣東省內廣州、深圳及浙江部分區域正常運營。
美團優選在全國十余個省市突然暫停服務,用戶打開App時彈出提示:“由于業務調整,您所在的區域暫停接單”。福建、四川、湖北、河南等地的消費者發現,原本依賴的“今日下單、明日自提”功能無法使用,部分用戶甚至剛取完貨就發現入口消失。一位江西村民感嘆:“農村沒有比這更方便的渠道了。”而上海、北京等一線城市用戶也未能幸免,僅廣東、浙江等少數區域保留運營。
這場調整不僅讓用戶措手不及,更讓基層員工和團長陷入困境。有重慶網友稱“試崗第一天,公司就倒閉了”,福建某團長投入十幾萬元經營兩個月后“血本無歸”,系統卻只顯示“服務器錯誤”。盡管美團承諾“不裁撤正式員工”,但試用期員工和團長的安置問題仍在社交平臺引發爭議。
二、燒錢百億后,美團為何“壯士斷腕”?
美團優選的關停并非偶然,而是社區團購行業泡沫破裂的縮影。2020年,巨頭們以“0.99元雞蛋”掀起補貼大戰,但依賴重資產倉儲和物流的社區團購模式始終難以盈利。數據顯示,2024年美團優選所在的新業務板塊仍虧損73億元,而累計虧損已超777億元。
核心癥結浮出水面:
下沉市場成本高企:偏遠地區物流成本高、訂單密度低,導致履約成本遠超收入;
用戶被直播電商分流:計劃性消費場景吸引力下降,低價策略難敵直播帶貨的即時性;
團長模式管理難題:中間環節抬高成本,傭金激勵難持續。
正如零售專家莊帥所言:“社區團購本質是低價引流,但燒錢不可持續。”
三、即時零售成新戰場:美團“棄車保帥”
美團優選的收縮,實則是向即時零售賽道全面轉型的信號。財報顯示,美團閃購和小象超市已實現穩定盈利,2025年“618”期間,閃購的高客單價商品成交額增長超兩倍。
戰略調整三大方向:
聚焦“半小時達”:小象超市覆蓋一二線城市,前置倉模式30分鐘送貨上門;
整合線下實體店:美團閃購聯合百萬門店,3C家電、生鮮等高毛利品類成重點;
出海布局:沙特上線Keemart,復制國內即時零售經驗。
這一轉型背后,是即時零售市場規模突破1.5萬億的行業紅利。京東、阿里等巨頭也已入場,競爭從“低價規模戰”升級為“供應鏈效率戰”。